2015年4月15日,北京市环保局发布2014年空气质量以及2015年主要工作。北京将借鉴APEC空气质量保障成功经验,以“早启动、早减排”,进一步实现对重污染的“削峰降速”为目标,修订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强化应急减排措施,最大限度减少重污染过程对公众健康的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对能源的需求也在逐年攀升。与此同时,三成左右的电力都是来自煤炭和燃气发电,煤炭燃料的过度利用不仅严重破坏了煤炭生产区(如山西,内蒙古)的天然生态环境,同时煤炭燃烧产生大量的一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以及颗粒物等也对空气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每年冬季,中国北方地区依靠燃煤来经行集中供暖的方式,产生污染,并且严重影响了北方居民的生命健康。《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在2013发表了一份美国、中国以及以色列学者共同做出的研究报告,近几十年来,中国北方人的人均寿命比南方人至少少5.5年,罪魁祸首恰恰就是北方燃煤供暖引起的严重的空气污染。

雾霾在降低中国人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极大影响了一些中国城市的国际声誉以及国际吸引力,比如作为首都的北京就曾被冠上了“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首都”和“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等称号,这将可能导致一些公司将不会将北京列为优先投资地区以及造成游客数量的减少,所以雾霾问题的解决也牵连着北京的经济甚至是对外活动。由于在特定时代的规划下,京津冀地区汇集了大量的重工业基地,同时此区域也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工业废气的排放,燃煤造成的排放以及本地区降水少的自然环境,使得在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城市中,京津冀地区往往是重灾区。北京一共实施了14个阶段的环境措施改善环境质量,随着“锅炉房煤改气”等工程的进行,煤烟型空气污染趋于缓和,但可吸入颗粒物是污染北京最严重的。机动汽车尾气是PM2.5的主要来源,而粗颗粒物主要来自于土壤风沙交通扬尘。

居住在北京的外国人和外国企业也开始撤离污染地区甚至是撤离中国。由于空气污染,一些日本企业加快了撤离北京、转移到非污染地区甚至东南亚的步伐。日本一名金融学家表示,空气污染可能导致日本对华投资成本增加。而对于一些立足于长久在中国发展的公司来说,向外派往中国的员工发放污染津贴。这一津贴以中国部分城市高水平的PM2.5值作为依据,补偿严重的空气污染对他们的身体危害。今年三月,奥委会代表团考察了北京,作为2022年冬季奥运会申办城市,在北京的申办报告中提到,用于空气污染治理计划的资金将达到1200亿美元。北京冬奥申委发言人在三月表示,空气质量是当前北京“壮士断腕”下决心解决的问题,北京现在采取的措施是最严厉的,目前启动了2013至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市财政直接投资400多亿元,带动社会总投资7600亿元来治理大气。空气治理首先不是为了冬奥会,是为了让城市的每一个人呼吸到他们希望的好空气。申办冬奥可以促进北京治理空气,治理空气又能帮助北京申办冬奥会,更重要的是北京申办冬奥、治理空气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可以说这也是民生工程。

北京是有能力改变空气质量的,比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实施的几大方面空气污染控制措施:
机动车:提前执行机动车国IV排放标准、淘汰治理黄标车、更新环保型公交车和出租车、油气回收治理改造或停运;
燃煤:平房居民采暖改用清洁能源,四大燃煤电厂完成脱硫除尘脱硝治理;
工业:化工厂全部停产,首钢搬迁、压产,治理或停运挥发性有机物污染;
扬尘:对施工扬尘实施网络化管理,采用道路清扫保洁新工艺;
采取了机动车限行措施。

奥运会之后,北京也一直在采取改善空气质量的行动,比如,2013底完成的“东三环内锅炉房煤改气”,京内重工业转移到天津河北等周边地区。在2014年北京APEC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监管甚至最远涉及到了山东:从十月底开始,北京及河北省部分城市实施了“史上最严”减排措施外,2014年11月6日起,天津市,河北唐山等三市,以及山东济南等六市也实施了最高级别应急减排措施。急减排措施主要包括:停止所有建筑、道路、拆迁工地的施工作业,禁行渣土砂石运输车,禁止露天焚烧及烧烤,严禁燃放烟花爆竹,道路保洁适当增加洒水降尘作业,停止除保障民众基本生活必需之外的一切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生产活动等。当然如此严厉的减排措施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业生产活动,甚至居民的生活便利。对空气质量的保证或影响到经济的发展以及所在地居民的生活,这将是一个需要权衡的问题。

source: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4-12/17/c_1113681458.htm

http://gb.cri.cn/42071/2013/11/01/5892s4305623.htm

http://news.sohu.com/20150415/n411281960.shtml

http://news.sina.com.cn/c/2013-05-02/212827009588.shtml

http://www.chinanews.com/ty/2014/07-07/6360149.shtml

http://china.cnr.cn/yaowen/201307/t20130710_513016998.shtml